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产教共建固根基 校地共荣育英才
近年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深入贯彻产教融合战略,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教共建、社教共育、校地共荣”为核心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产教共建筑牢育人强根基。学院建立“需求导向、动态调整”的专业优化机制,组建产教融合专业指导委员会,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特色专业群。通过共建时尚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探索“1+M+N”(即1家牵头企业+M家合作企业+N个专业)合作办学模式,形成“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按照“社会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逻辑,校企联合共研人才培养方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无缝衔接。
社教共育铸就育人联合体。学院将地方红色资源积极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打造移动思政课堂。依托当地社会资源,构建“社会调查—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递进式实践教学链。与海宁市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及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校地联合孵化项目、承接真实产业课题,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企业挂职、行业导师引进、项目化团队培育,深化教师“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校地共荣构建发展新生态。依托学科智库平台,学院聚焦地方发展痛点开展应用型研究,通过决策咨询、技术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科研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学院关于海宁市“跳塘精神”的研究成果获上级肯定。与海宁市纪委及长安镇政府共建的许梿纪念馆成为廉政文化宣传的标志性场馆。学院深化校警联动机制,共建全省首个校地共治高校“平安驿站”,形成风险共防、问题共商的协同治理格局。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与地方政府共建生态示范区,打造可复制的“海宁—东方”生态育人模式,实现校地治理深度融合。
下一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上不断下功夫,创新校地协同路径,完善“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整合、服务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作者:童志锋 杨丽霞 潘霄雅)
相关文章
- 04-22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产教共建固根基 校地共荣育英才
- 04-21 传统产业焕新,江苏何以“负重能行”
- 04-20 政策“金钥匙”+产业“强磁场”丨安顺经开区航空产业朋友圈不断扩大
- 04-20 12项举措促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04-19 走进闽江学院:“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鲜活!”
- 04-18 细分领域精准施策 消费市场“多点开花”
- 04-18 事关高考选科!吉林省重要发布
- 04-18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8%
- 04-18 何立峰会见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黄仁勋:欢迎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 04-17 17所合格!云南省教育厅公示省属民办高校年检结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