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深圳出发,驶向全球
4月22日,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正式交付,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销售及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此次比亚迪“深圳号”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对全球重点市场的交付能力。
作为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重要节点,深圳既是工业大市,也是外贸大市。近年来,深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从研发、生产、供应链到品牌与市场的完整生态闭环,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力。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4.50万亿元,拿下“中国工业第一城”、内地“外贸第一城”。
深圳出发,驶向全球。“深圳号”们正引领“出海大潮”,构建起一个覆盖“海陆空铁”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为“中国智造”更安全更高效通达全球保驾护航。

比亚迪“深圳号”(比亚迪供图) 海运:
“深圳号”搭起“海上桥梁”
比亚迪“深圳号”是该企业运营的第四艘专业汽车运输船,由招商局旗下船厂制造,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服务航速19节、共16层甲板,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这是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运输船。
该船采用最新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是一艘绿色智能、环保高效的汽车运输船。其高效的装载系统和防护技术,可保障运输过程中的高效装载与车辆安全,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交付提供更稳定、低碳的物流支持。
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滚装船已运载超过25000辆新能源汽车前往全球各地。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此次“深圳号”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对全球重点市场的交付能力,缩短运输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助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更快、更安全地抵达全球用户手中。
“‘深圳号’的交付,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拼图。它不仅是一艘运输船,更是连接中国智造与世界市场的‘海上桥梁’,将承载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让全球用户共享中国技术的红利。”比亚迪集团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在启航仪式上如是表示。
比亚迪“深圳号”堪称“深圳船舶出海”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港口运营的龙头企业,招商局集团布局26个国家50个港口,拥有全球领先的VLCC油轮和LNG船;中集集团占全球集装箱市场份额45%,推出“折叠箱”“冷链箱”等特种集装箱,重塑全球物流标准,其建造深海养殖工船,将“中国智造”渔业模式输出挪威、智利等国。
截至目前,深圳港已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盐田港、蛇口港等码头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今年一季度,深圳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88万标箱,同比增长19.6%,创同期新高。
陆运:中欧班列开启联运新模式
在德国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和汉堡等地,分布着百余家承接中国商品的海外仓,将各类商品运往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如今,在欧洲,居民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下单,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由中欧班列发运、储存在海外仓的中国制造小家电。同样,在中国,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运来欧洲的红酒、中亚的面粉等,丰富群众生活。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的核心物流通道,“湾区号”中欧班列通过铁路联通欧亚,弥补海运时效长、空运成本高的短板,强化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依托深圳、广州等外贸强市,整合大湾区制造业资源(如电子产品、家电),与盐田港、香港空港形成“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网络。
中国外运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随着“湾区号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业态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龙岗落地,企业货运至欧洲“时效低、成本高、集货难”等问题被有效破解,“我们将在‘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开发更具竞争力产品,推动中欧班列向全程供应链、价值链领域延伸。”
据统计,大湾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4000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其货物品类也极为丰富,涵盖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
2024年以来,湾区号中欧班列陆续开行跨境电商班列、国际邮包班列、精品快速班列、国际冷链班列、新能源车班列等中欧“定制化”班列。

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跨境货物启运(深圳交通运输局供图)
今年中欧班列再次升级,开启联运新模式。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公司首列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TIR(国际公路运输系统)货车正式启程,直接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实现自有TIR车辆跨境货运。TIR系统作为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框架下的国际通关系统,具有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便利机制。TIR在时效和成本间取得了最佳平衡:相对于空运,TIR速度稍慢,但价格仅为其1/4;相对于海运45天与铁路30天的用时,TIR用时15天且价格能做到接近铁路运输。
当前,中欧班列跨里海铁水联运线路已实现稳定运行,包含公路、铁路、航运和航空运输的跨里海运输走廊中开发出更为多元化的国际多式联运线路。沿着这条通道,中国的优质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沿线各国,“中国智造”不断走向欧洲、走向世界。
空运:跨境包裹比同城快递还快
近日,网友“在日本的橘子”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在日本购买中国商品的体验:“我喜欢中国的零食,衣服和手机壳。于是下单了一大箱的货物。我是周六购买,周六23点物流信息显示打包,周一上午就收到了货。没想到1天半时间就到货了,简直比同城快递还快。”该网友的跨境购物体验获得了众多国际网友的认同和点赞。
为提高跨境电商货物出口时效,深圳机场落地全国机场首个具备24小时验放能力的智慧化国际货站。货物在深圳机场深畅国际货站办理完通关手续后,搭乘一架顺丰航空的全货机,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往东京。该票货物从企业仓库启运到进入机坪等待装机,全程仅耗时4小时。目前,深圳机场口岸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点已达44个,货运航线网络覆盖全球5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也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无独有偶。近日,一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搭乘南航CZ3633航班从深圳机场出发,经哈尔滨机场中转后抵达东京;另一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搭乘南航CZ3911经停乌鲁木齐机场后转运至德黑兰。这是继深圳—北京和深圳—上海后新开辟的2条跨境电商空运转关出口新通道。

深圳首票国际中转“换单”业务(深圳海关供图)
随着跨境电商空运转关出口航线不断新增,深圳机场空中贸易通道进一步织密,有效助力跨境电商高效出口,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该货物出口采用的是跨境电商空运转关出口模式,充分整合利用航空公司在国内、国际两种运力资源,在显著提升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通关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企业货物运输成本。
2025年以来,深圳机场集团累计运输空运转关出口货物约4744吨,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总体来看,今年前两个月,深圳机场进出口货运量达14.8万吨,同比增长22.9%,创历史同期新高。
通过“海陆空铁”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的构建,深圳高效联通全球。2025年3月份,深圳市进出口3870.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全国快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85.3亿元,增长8.8%;进口1685.2亿元,增长17.2%。
文|记者 宋王群
相关文章
- 04-24 上新了!中国航天员解锁“躺着上太空”的硬核知识点
- 04-24 微短剧的风吹到了印尼,观众:直接更新五集吧,不过瘾!
- 04-23 中国游泳、跳水协会换届,新周期为国争光目标不变
- 04-23 广汽传祺向往新车亮相:华为、宁德时代加持,构筑安全铁三角
- 04-23 记者观察|深圳出发,驶向全球
- 04-23 王励勤当选中国乒协主席,高元义、马龙为副主席
- 04-23 车展两年巨变:比亚迪成顶流,法韩系退赛!这些新势力倒下了
- 04-22 朱茵、罗家英、李子雄倾力演出,粤语版《驴得水》巡演启幕
- 04-22 外交部:敦促日方为中日人员往来营造积极氛围
- 04-22 更大力度服务汽车消费,懂车帝上线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