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罗家英、李子雄倾力演出,粤语版《驴得水》巡演启幕
南都讯 记者黄璐2025年4月21日,中国话剧现象级作品《驴得水》改编的粤语版舞台剧今日正式启动全国巡演。这部诞生于2012年的荒诞喜剧,凭借其尖锐的讽刺内核与黑色幽默美学,曾掀起国内戏剧与电影领域的双重浪潮。如今,在改编、导演孙恒海的创意重构下,故事背景移至1943年日据时期的广东,以更宏大的历史视角与地域文化特色,重新诠释人性与时代的碰撞。
本轮巡演由朱茵、罗家英领衔主演,李子雄特邀助阵,覆盖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演出40场次,将于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保利剧院重磅首演。


编剧二次创作,将北方乡村背景移至广东
自2012年首演以来,《驴得水》以民国乡村教育为切口,通过“驴充教师”的荒诞设定,揭露权力异化与人性沉沦的深刻议题。其尖锐的讽刺性与悲剧内核,不仅斩获豆瓣8.4分的高口碑,更被观众称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国产神作。电影版票房突破1.72亿元,成为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深度的文化符号,影响力辐射全球65个城市,甚至成为海外高校戏剧社的热门选题。
本次粤语版《驴得水》由编剧孙恒海、赵亮共同操刀改编。他们将原作的民国北方乡村背景移至1943年日据时期的广东,讲述一群知识分子在战火与殖民统治下,从妥协求生到觉醒抗争的悲壮历程。孙恒海表示:“1943年的广东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也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空间转换,探讨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嬗变。”赵亮则认为:“驴得水的故事,时时刻刻流淌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新版剧本中,主角们从“为教育理想妥协”的乡村教师,最终转变为在日军压迫下传递文化火种的“斗士”。通过细腻的台词设计与情节铺陈,展现人物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弧光。例如,剧中校长“孙恒海”的角色则更为复杂,其“伪善”与“挣扎”映射了殖民统治下知识分子的两难抉择,经历淬炼最终负重前行。这一改编不仅延续了原作对人性的拷问,更深化了历史厚重感。
顶配阵容与制作升级,大湾区文化共融的舞台实践
本轮巡演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朱茵与罗家英的舞台重逢。两人继《大话西游》后时隔30年再度合作,分别饰演灵魂人物“张一曼”与“孙校长”。朱茵以细腻演技诠释角色从浪漫理想坠入绝望深渊的悲剧性转变,她坦言:“在我眼中,张一曼是鲜活的、单纯且有追求的,甚至带着某种悲剧的诗意。她承载更多的不仅仅是个人与命运的抗争,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与坚守,这也正是她吸引我的地方。张一曼的撕裂感很复杂,她是被时代与人性双重辗轧的女性。”罗家英则以其标志性的幽默与深度,塑造权力与荒诞交织的校长形象,直言:“这个孙校长最打动我的,是他从‘侥幸求生’到‘清醒殉道’的转变,最初,他也试图用圆滑周旋——以为赔个笑脸、说句‘办大事不拘小节’就能蒙混过关。但乱世的耳光一次次打醒他,他终于明白,有些底线,跪着也守不住。正是这种觉醒,让他的黑色幽默有了悲壮的分量。”
香港“黄金反派”李子雄作为飞行嘉宾加盟巡演,出演关键角色“特派员”。“特派员这个角色,最初觉得应该很好驾驭。可真正拿到剧本才发现,编剧进行了二次创作,既让我感到压力倍增,又让我兴奋不已。我理解的特派员,本质上是一个‘不得不坏’的人物。他不是天生的反派,而是被时代、被欲望一步步逼到了这个境地。我的任务,就是把那个‘不得不’的过程演活,当这些层次都出来了,人物才能真正立得住,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剧组分别在香港、深圳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排练,力求在台词、肢体与情感表达上突破舞台局限。 舞台服装、舞美设计亦全面升级,融入岭南元素,通过光影技术再现日据时期的动荡氛围。制作团队表示:“即使看过电影或原版话剧的观众,也能在视觉与情感上获得全新体验。”
粤语版《驴得水》自开票以来便引发观剧热潮。深圳保利剧院负责人表示:“本轮巡演不仅是艺术呈现,更是大湾区文化协同的象征。通过整合粤港两地创作资源,我们希望打造跨地域的文化品牌。”
粤语重构经典:地域语言赋能下的叙事新生
粤语版《驴得水》的诞生,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深度激活。1943年的日据广东,是中西文化碰撞与殖民统治交织的复杂场域,粤语作为岭南地区的母语,承载着地域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通过粤语对白,剧中“特派员”的官僚腔调、市井人物的俚语调侃,让角色更具血肉感。
香港资深电影人、本戏监制余伟国表示:“《驴得水》粤语版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这部经典在岭南的土壤里重新生根,长出自己的枝叶。能参与这样的文化转译,是我的荣幸。”
从文化共融的视角看,粤语版《驴得水》是大湾区艺术协同的典范。剧组整合粤港两地创作资源,邀请朱茵、罗家英、李子雄等香港演员加盟,其粤语台词功底与表演风格,为角色注入了独特的“港味”张力。联合导演陈祈充表示:“ 我们力求让熟悉原作的观众获得‘熟悉的陌生人’般的观剧体验。作为文化传承者,我将此次创作视为粤语话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改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粤语重构打破了经典IP的单一叙事范式。原版《驴得水》的普通话演绎聚焦于北方乡村的地域特征,而粤语版通过方言与岭南元素的嫁接,将故事锚定于粤港澳共同的历史语境中。这种“语言空间历史”的三维融合,不仅让旧作焕发新意,更以地域文化为切口,探索了经典IP本土化改编的路径,为跨区域文化品牌升级提供了样本。
据了解,粤语版《驴得水》全国巡演由保利院线独家运营,将持续至2025年底,覆盖深圳、武汉、南京、哈尔滨等二十多城。
图片由深圳保利剧院提供。
相关文章
- 04-22 朱茵、罗家英、李子雄倾力演出,粤语版《驴得水》巡演启幕
- 04-21 甲亢哥最新直播复盘中国行,少林、重庆打分最高
- 04-21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从打卡到刷卡 湖北文旅“留量”密码
- 04-21 朱权利 | 油菜花海中的艺术盛宴
- 04-21 南塔街巷艺术改造后成网红打卡点:“石球艺术”演绎“绣花式”城市更新
- 04-20 书评||传统神话的科幻变奏:马传思《雷池渔歌》的多维剖析
- 04-19 “零租筑巢”点燃科创梦想,龙岗为高校科创项目铺就成长快车道
- 04-19 女子强行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官方通报
- 04-19 今天的潍坊,连风都有KPI
- 04-18 让沙滩文化薪火相传!遵义新蒲新区举行“锄经兴邦”文明实践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