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咸宁市6项知识产权核心指标跃升全省前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8:46:00    

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通讯员王美惠报道:4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咸宁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实现全面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核心指标跃升。2024年,我市授权发明专利435件,同比增长58.18%,增幅全省第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同比增长34.76%,增幅全省第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23件,同比增长33.64%,增幅全省第2;商标申请9948件,同比增长11.91%,增幅全省第7;商标注册7479件,同比增长106.15%,增幅全省第1;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3756件,同比增长17.79%,增幅全省第2。

创新举措频出。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变更与商标变更同步受理工作,实现全市企业登记窗口和商标受理窗口全面融通。咸宁商标受理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通报表彰。全市市场监管所实现知识产权工作站全覆盖。嘉鱼县入选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两站”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

案件审判质效明显提升。市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73件,审结269件,结案率98.53%。通过优化案件诉讼程序,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实现 “繁案精审,简案快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较上一年缩短37天,调撤率达63.87%,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审判质效明显提升。同时注重提升保护效能,凝聚合力践行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取得显著成效。

跨部门协作,筑牢知识产权“司法护盾”。2024年,市检察院深化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成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多元联动保护机制。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人,捣毁生产、储存、销售窝点8个,涉案金额1763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900万余元。

今年,咸宁知识产权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700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量达到1.7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480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到5亿元,专利转让许可次数1000次以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力争位于全省前列。

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加大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专案打击。以“昆仑”“歼击”专项行动为牵引,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增强打击精度、强度、广度和深度。强化队伍建设。围绕实战需要,加强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强化执法协作。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宣传教育。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公众意识,推动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