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别让“社恐”困住青春 正确认识与克服社交恐惧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39:00    

【来源:株洲日报数字版_株洲日报】

在当下,“社恐”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当不想参与社交活动,或是对当众演讲心怀恐惧时,不少人都会自嘲一句“我是社恐”。株洲市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医生指出,近年来,众多00后习惯给自己贴上“我是社恐”的标签,却未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具有明确医学定义的病理概念。

15岁的高中生小馨,就深受其扰。每次上课,她都害怕被老师点名,常常不自觉地低头,回避老师的目光。一旦被老师叫到,便会面红耳赤、手心冒汗、呼吸急促,即便心中知晓答案,大脑也会瞬间一片空白。同学约她周末聚餐,她提前三天就开始失眠,最终只能以感冒为由拒绝参加。市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医生介绍,小馨的这些表现,并非性格内向那么简单,而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症状。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持续存在紧张或恐惧情绪,并以回避社交行为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焦虑恐惧障碍。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一站到台上,大脑就一片空白,声音颤抖,手心出汗。

2.不敢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目光总是闪躲。

3.在社交聚会中极度不自在,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不敢主动与人交谈,即便交谈也紧张得词不达意。

4.在不得不与人交流时,出现心跳加速、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呼吸短促等生理反应。

青少年如何克服社恐

1.从小事挑战自我:从与一个陌生人打招呼这类小事做起,逐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比如,可以先在友善同学的陪伴下参加集体活动,慢慢结交朋友。

2.学会倾诉与倾听:当感到烦恼或恐惧时,向可信赖的人倾诉内心想法,他们能帮助你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过分在意他人的言论。

3.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改善身体和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与抗压能力。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如果社交恐惧症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可有效缓解恐惧和焦虑情绪。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如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情景模拟训练等。

3.神经调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虚拟现实技术(VR)治疗等。

株洲市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医生提醒,社交恐惧症患者并非异类,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如果你或身边有人正受社交恐惧症困扰,不要害怕,勇敢寻求帮助。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终能走出社交恐惧的阴霾,拥抱精彩的社交生活。

(杨清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