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批评与AI的隐性博奕
潮新闻客户端 廖少华
在当前大数据广泛运用时,AI引擎搜索横空出世,突破了不少交流界限,跨行业也能迅速获取相关的线索与信息,资源广,费时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技术运用中,DeepSeek可以不用打字,拍照即可以搜索问答,是学习与办公的好助手;百度也有其特点:它长于智能写作,具有画图修图功能和阅读与快速总结文档的功能。它的覆盖面、多模态搜索体验,使用户迅捷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让人刮目相看。虽然有专家认为Transfomer才是智能搜索LLM(大语言模型)领域的鼻祖,但DeepSeek才几年时间便成了这个领域的主力军,除它之外还有必应(Bing)、ChatGpt等搜索引擎也得到部分用户的重视。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智能搜索毫不夸张。

配图由AI生成
然而,我们辩证地分析AI智能搜索便能发现它犹如双刃剑,一方面它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带来的一些弊端让人们忧虑。弊端之一使部分人产生了依赖性。现在不少单位用AI完成工作报告、信息整理或者写作文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程式化的操作;弊端之二是对学术性活动产生冲击。一些希望走捷径、抄近道取得成果者以AI写作论文。由于AI写作的基本来源依赖已有信息,无论是书籍、报纸或者网上发布的现成品都属于它的资源,所以张三、李四如果同时写作相同内容的文章,往往因取材途径相同而导致结果大同小异。如此写作学术文章无疑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因此,以AI形式用于艺术作品评论极易程式化、效果趋于雷同,这样不利于批评的独立思考与发挥个性,于批评者和被评论者都无益可言。
如何保持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理性、客观地对作品进行审美判断?是艺术理论与批评界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理智地使用AI智能搜索,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文化潜力与审美修养,直面作品现实,重独立分析作品形态镜像,是避免AI智能搜索弊端的正确选择。让AI的所长得以运用,而不改变应该秉持的批评原则与审美判断。
文化传播的批评意义是作品审美意义显现重要环节。作品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经过作者——作品——读者这样一个艺术生产链,展现其审美价值与社会性。关注AI流行背景下的利与弊,使人们在各种文化艺术的传播中更自主、理性地欣赏不同艺术作品,是当前美育工作最现实的课题。在审美批评与AI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隐性博弈中,我们相信AI引擎搜索所扮演的主要是搜索与归纳,而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审美感受、自主评判能力,仍然能保持为艺术创造与批评的主流!
(作者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博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04-14 格林精密涨2.24%,成交额1.56亿元,该股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 04-14 虹口百日上线177个教育智能体,这场“AI+教育”新试验新在哪?
- 04-12 2025年沈阳市中小学生智能机器人实践活动落幕
- 04-12 常德智航救援:空中救护车开创者引领医疗物资运输新革命
- 04-12 “非遗二人转”圈粉00后大学生!
- 04-11 德国媒体批评特朗普滥用关税引发全球贸易乱象
- 04-11 痛惜!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郭爱克院士离世,享年85岁
- 04-11 享界S9增程版即将上市,店端人气高涨,智能科技备受好评
- 04-11 桂林狮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购地信息,系桂林狮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04-10 新能源电车有辐射,会导致掉发?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0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