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心脏骤停,二附院多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演,多科室医护人员紧密协作,成功将一位心脏骤停的七旬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让患者重获新生。
3月16日上午,年近七旬的赵大爷(化名)在家觉得胸口疼,被儿子紧急送往南医大二附院姜家园院区。送医路上,大爷突然意识丧失,情况危急。抵达医院后,保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前帮忙,和赵大爷的儿子合力把老人抬到急诊室的门口。急诊护士竺兴霞冲上前查看情况,看到大爷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跪地开始进行抢救。

突发心脏骤停,争分夺秒生死救援
急诊室里,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弦。在急诊科程志主任的指挥下,医务人员反应迅速,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胸外按压、紧急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病人发生了室颤!”心电监护的警报响起,竺兴霞立刻打开除颤仪,涂导电胶,调整能量:“200焦耳准备完毕!”“充电完毕,所有人离开床边!”程主任的话音刚落,医护人员迅速后退,随着“砰”的一声,病人的身体微微弹起,然而,监护仪上的波形依旧没有变化。“继续按压!肾上腺素加量3毫克静脉推注!去甲肾跟肾上腺素的泵走起!”程主任一边下达医嘱,一边准备着第二次除颤。终于,在大家持续40分钟的心肺复苏及药物抢救后,赵大爷恢复了自主心律,但循环仍不稳定,生命的天平依旧摇摆不定。
严重休克,搭建“生命之桥”
随后,赵大爷被转入ICU。然而,他面临的挑战远未结束。此时的他处于严重心源性休克状态,反复出现心室颤动,即便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血压依然难以维持。重症医学孙立群主任团队果断决策,ECMO小组迅速行动,在床边快速完成VA-ECMO(体外膜肺氧合)联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的置入,成功搭建起“人工心肺”的双重生命支持系统,为衰竭的心脏争取到宝贵的修复时间。
在后续治疗过程中,赵大爷的状况仍然不太平稳。ECMO支持的第7天夜间,赵大爷突发血压骤降,经床旁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大量心包积液伴右室舒张期塌陷,确诊为急性心包填塞。情况危急,重症医学团队立即开展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引流术,暗红色的心包内积血瞬间被抽出。随着心包压力解除,赵大爷的循环血压明显改善,又一次惊险地度过危机。
不分昼夜严密监护,老人重启新生
在ICU医疗与护理团队不分昼夜的严密监护下,赵大爷的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为后续介入治疗创造了条件。在ECMO+IABP的支持下,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脏介入团队为赵大爷进行冠脉造影,发现其心脏回旋支严重狭窄,随即进行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同时,团队通过优化容量管理,结合心肌保护药物、亚低温治疗等多维度干预措施,逐步逆转心功能恶化。术后,赵大爷的心脏收缩功能逐步恢复。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第10天,随着心功能指数达标,医疗团队有序撤离ECMO及IABP;第14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目前,赵大爷神志已经清醒,能够自主进食,正在积极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不久后有望顺利出院。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南医大二附院多科室协同作战的强大实力。从急诊室的紧急抢救,到ICU的生命支持与精准治疗,再到心血管中心的介入治疗,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医护团队建立的“生命支持-病因治疗-器官保护-早期康复”四位一体救治流程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更多危重患者不仅能够“活下来”,更能“活得好”。
通讯员:顾颐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剪辑:周嘉楠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 04-04 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让健康数据跑起来
- 04-04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邮政管理局对汶川县克枯邮政所随机抽查情况
- 04-03 七旬老人心脏骤停,二附院多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 04-03 公告
- 04-03 国家药监局公布湖南三瑞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飞行检查情况
- 04-02 喜报+1丨陕中二附院产科团队获全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案例三等奖
- 04-02 万物繁茂、天清地明!4月4日20时49分迎来清明节气
- 04-01 幸福生活,是对西藏人权事业的最好书写
- 04-01 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客服称工作小组已赴现场协助调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