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散村“蝶变”展新颜!看宝丰薛潭村如何让土地生出“聚宝盆”
4月2日清晨,宝丰县文峰街道薛潭村尚笼罩在一片朦胧雾气之中,生姜地里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生姜种植户李国强半蹲着身子正在调整滴灌带间距,黝黑的手指在银色管道间灵巧穿梭。

“这种的可都是黄金姜!”李国强直起腰擦了把汗,阳光掠过他眼角的笑纹,在滴灌带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这片生机勃勃的百亩生姜基地,正是薛潭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曾经,薛潭村集体收入“挂零”,被贴上“软弱涣散村”的标签。然而,短短四年间,薛潭村成功逆袭,构建起充满活力的产业矩阵,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薛潭村的蜕变,始于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面对村集体账户长期亏空、群众发展意愿低落的困境,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奔赴南阳市新野县大河蔬菜合作社、叶县廉村镇等地考察学习。在实地观摩与深入交流中,大家在田间地头达成一致共识:让土地生出“聚宝盆”,必须走产业化突围之路。
土地流转,成为薛潭村产业革命的关键一步。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创新推出“租金 + 组织服务费用 + 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成功整合200余亩零散耕地,打造出“四季无休”的立体产业带。如今,除生姜种植外,薛潭村50余亩标准化蒜苗基地,源源不断地为周边餐饮企业供应优质蒜苗,年均亩产可达2500元;通过麦田辣椒套种的订单式辣椒种植,亩均收益突破2300元;而最具特色的金蝉养殖产业,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出“种柳养蝉 + 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实现“树上生金、林中留客、地下藏宝”的产旅融合新范式。
“以前得去城里打零工,谁能想到,现在守着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村里还修了柏油路,环境越来越好,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敞亮!”正在生姜地里忙活的村民陈凯歌弯腰整理着滴灌管,沾满泥土的手在裤腿上蹭了蹭,眉眼间尽是笑意。
“产业振兴不是终点,而是让乡土重燃希望的火种。”村支书胡建伟的话,道出了薛潭村发展的深刻内涵。如今,薛潭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超17万元。这些“共富资金”被用于修建产业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田畴织锦绣,产业正兴荣。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薛潭村以产业发展为画笔,在广袤的土地上描绘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书写着从“软弱涣散”到“沃野蝶变”的精彩篇章。(蔡长伟 王世超 张天然/文图)
相关文章
- 04-04 量子技术实现新突破"奇点"临近,英伟达/微美全息积极打造量子产业抢占话语权
- 04-03 南平:在“双碳”赛道上加速奔跑
- 04-02 涣散村“蝶变”展新颜!看宝丰薛潭村如何让土地生出“聚宝盆”
- 04-02 徐志率队赴深圳和长沙 开展“敲门招商”考察
- 04-01 资金支持最高5000万元! 广东发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新政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